历史回顾 当前位置:首页>>母校记忆 >>历史回顾>>正文

达县师范专科学校的初创时期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6年01月10日 文章点击数:20156 【打印】


 

达县师范专科学校四川文理学院的前身筹建于1976101976年底经四川省委批准为地办师范学院(社来社去性质),1978年底经国务院批准为全日制普通师范专科学校,定名为达县师范专科学校设中文、数学、外语、艺术(音、体、美)4个系6个专业1976年底首届招生200人(社来社去性质),1977年秋开始,全部改为招收国家统招大专生,至1981年设有中文、外语、教学、物理、化学5和马列教研室(艺体科停办)。 

学校的创建的确是白手起家。初创时,占地50余亩,且与达县师范学校(中专)两校共存。所有校舍只有部队医院移交下来的30多间矮小、破烂的篱笆墙的简易宿舍和达师校腾出的8破旧教室人员1名干部和7个大、中专分配来毕业生戏称“八大金刚”。从三个石头架口锅开始,经过八个月的筹,到1977年上半年才逐步请来教师15人,分来的大中专学生12人。在西南师范学院支教组的大力帮助下,于1977376200名学生才得以入学。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的创业口号,从学生入学第一天起,我们就加强艰苦奋斗的教育,既讲我们所面临的巨大困难,讲学校未来发展的光明前景号召师生员工发扬抗大精神,继承延安作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明天

     “人心齐,泰山移”。全校师生员工,一边上课,一边建校,房子破烂自己补,道路不平自己铺,没有操场自己平,没有电灯自己装,没有饭桌用砖头砌。教室破烂、缺桌少凳,就头顶蓝天,脚踏大地,砖头作凳膝当桌没有食堂,就在树林中用烂砖头磊饭桌,露天就餐;没有现代化的运输工具,就用肩扛手提板车拉人员少,就实行双肩挑,教师既上课,又当辅导员机关干部一专多能,拉通使用,领导干部既当指挥人员,又当战斗员师生员工,齐心协力艰苦创业,经过三年努力奋战,维修房屋36间,铺平道路280多米,平整篮球场2个,排球场2个,羽毛球场3个,修百米跑道一条,义务参加学校基建工地劳动4800多个工作日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同时,根据省高教局下达的基建计划,加强领导,集中力量,狠抓基建工作1979一年内,就修建了3624平方米楼一底学生宿舍一幢修建机关1684平方米办公楼一幢、修160平方米厕所一座水池一座和开水锅炉房1980年以后,又修建了4000多平方米教学大楼一幢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生活条件逐步得到了改善,学校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那年月,真实激情燃烧,师生员工参加劳动,不计报酬,不讲条件,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冲......,没有怨言,没有牢骚,有的只是争先恐后!

     教学上面临的困难就更大了。当时的3领导都没上过大学,更不懂办学,从中学请来的8名教师也没有教过大学教学工作主要靠西师支教组授课和帮带使学校工作运行起来。1978年底,西师支教结束,师资问题成了燃眉之急,在达县地委的关怀下,逐步配备了8名科、处、室负责干部,加强了学校的领导工作,随着学生人数和专业班级逐年增多,地委又陆续通过各种途径抽调了一批教师来校担任教学工作,一是从中学选调骨干教室;二是从落实政策,用非所学的归队人员中,物色选调;三是从每年的本科毕业生中,拨出一定指标,充实教师队伍。到1980零年,共有教师98人。其中,中学选调50人,落实政策和归队人员14人,分配本科毕业生34人,学校还面向社会“招贤纳士”,注意从社会发现人才,招聘教师。学校从20多名报考人员中,择优录用了4人,为了解决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学校还从专科毕业生中选准目标加强培养,毕业后留校作教师,第一届“社来社去”学生中,多是“老三届”高中毕业生,基础扎实,很多人是从事过多年教学工作的民办教师,学校从中选留了20多名品学兼优的学生,送出或在校进修一年后,逐步担任教学工作。教师队伍得到了逐步壮大,到1983年全校共有教师139人,其中副教授1人,讲师30人,工程师2人,在校生861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既是当务之急,也是办好学校的长远之计。学校党委决定以最大的决心,足够的勇气,采取必要的措施,重点抓好这一工作,力争在土生土长,勤学苦练中培养自己的讲师,自己的教授,自己的专家。要求所有的教师围绕教学以在职为主,业余为主,自学为主的原则,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水平。以外出进修为辅,积极争取资源,采取老带新,熟带生,强带弱,任务到人,落实计划安排,落实组织措施,落实检查考核。要求各科室有计划,教师个人有安排。各学科教研组,把提高师生业务水平作为教研组的重要任务,每学期都坚持一次教师的业务鉴定。对还未达到本科水平的青年教师,采取抓基础,查漏补缺;压担子,实行传、帮、带,严要求,过好本科关。定期举行必修课程的考核和考试,督促他们刻苦学习,不断进步,中、老教师多是从中学调来的骨干,首先提高他们的业务是办好高等院校的关键,对他们外出学习开放“绿灯”。一是广泛联系,有计划地派他们到省内外高等院校进修。三年多来先后派往北师大,复旦大学、上海师大、武汉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师范学院、南充师范学院、四川外语学院等院校进修的教师达26人。二是多方了解,争取派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有的会议名额有限,学校就主动与有关高校联系求援;有的会议不够参加资格,就争取去旁听,作列席人员。几年来,共派出教师46人次,(到1983年派出教师97人次)。参加这种会议大有好处,使教师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结识了朋友,了解了当前的教学和学术动态,扩大了学校交往,建立了校际联系。三年多来,学校与18个学术单位和大专院校建立了资料与信息交流联系。三是请进来,邀请老院校的专家、学者和社会名流来校具体指导和作学术报告。

     通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在校教师队伍中勤奋学习蔚然成风。各科结合专业读书,举办讲座,交流学习心得。老师雍国泰有教龄三十多年,中学教学驾轻就熟,课余时间经常串门下象棋。来我校后,门也串少了,成天发奋忘食,闭门攻书。他说“来学校两年,读的书比解放后十七年读的总和还要多”。在川大进修《外国文学》的中文教师王慧才,短短一年时间,就读完80多本书,写心得笔记12万字。七六级留校的青年教师季水河,入学前曾作过民办教师,在校学习期间,他勤奋学习,门门学科优秀。留校后,他一面虚心向老教师请教,积极参加教学实践;一面搜集资料刻苦自修。仅一年时间,就读完《莎士比亚》、《复活》等外国名著四十多部,写完读书笔记80余万字,业务水平提高很快(现任湖南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陈顺清是76级数学科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成绩优秀,是三好学生,留校后担任数学分析课的辅导教师,他通过勤学苦练,虚心好学,多次试教,进步很大,担任七九级的教学分析课教学,效果很好,受到师生的好评。现任数学系党总支书记、教授。外语系的董建华留校后刻苦学习,努力钻研,很快就走上讲台,他勤奋学习的精神值得表扬。(后在别的学校仍保持一贯。在英国就读完本科后,现在又继续读研究生。)在教师队伍中勤奋学习,努力时间的风气影响下,自发地组织了各种学习小组和经常举办学习心得交流会,试教等现场练习,互帮互学。中文科七七级学生田雁宁等还组织了“星光文学社”提高写作水平。为省内外的报刊杂志写了大量的文章,毕业后他们还为达县地区填补了没有出过长篇小说的空白。特别是76、77、78三届学生,学习成绩日益提高,为后来的各年级学生树立了榜样,形成了传统。为学校树立了优良的学风和校风,学校一片欣欣向荣。

    图书资料,教学设备也是办好学校的重要因素。学校初创时,基本是一片空白,也是靠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争取外援的方针来解决的,因陋就简建立了图书馆,阅览室。学校派章继肃老师带领孟兆怀、张德怀、季水河三名学生,前往重庆市图书馆清理赠送给我校的图书一万余册。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优先保证教学急需购置的图书资料。当时没人懂图书馆工作,仅有项佩坚、汤素瑶、胡永忠三人,他们便到地区图书馆学习业务。学习回来后,图书馆的负责人便积极组织部分师生参加短时间的图书馆工作,奋斗半年,对堆放近两年的两万多册图书进行分类、编目、上架、流通,从而在教学中发挥了作用。经过三年的努力,校图书馆初具规模,馆藏图书61233册,定购全国报刊杂志473种,与全国276所院校和单位建立了图书资料、教材的交流联系,各科师生自己用手刻印了二十四门课程的教材,讲义和参考资料。为了解决教学设备的问题,一方面厉行节约,继续购置仪器设备,一方面向老院校求援,派金晓仁、冯永川到四川大学等老院校清理一批旧的教学仪器设备。教师们土法上马,自己动手,奋战一个酷暑,物理科建立了实验室,外语科建立了电教室。为新生入学上课创造了条件,保证了教学需要,至1983年,有各种仪器设备13000台(件)。

功夫不负苦心人,辛勤劳动结硕果。全体师生员工艰苦奋斗下学校终于跻身全国普通高校行列,教学质量名列全省师专的前茅19806月代表全省八所师专参加了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在会议的师专组介绍了经验获得老一辈革命家张爱萍,魏传统的赞赏和题词。

  今天,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已成长为省属综合型本科院校——四川文理学院。眼望着绿树成荫,花语鸟香的新校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色,无不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当初的一切付艰难与付出都那么值得,那么珍贵!正是有了当年这代师专人执着追梦与奠基,才有四川文理学院二次创业、发展和成就。

  祝愿四川文理学院的明天更加美好!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塔石路519号 邮编:635000 联系电话:0818-2790013 邮箱:cwlxyb@126.com
Copyright @ 2015 -2030 四川文理学院校友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