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社区 当前位置:首页>>校友社区>>正文

倾听一种声音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6年03月09日 文章点击数:21783 【打印】

四川文理学院建校40周年校庆征文


倾听一种声音

                                     ·王永明·

    有一种声音,我听不见;有一种声音,却振聋发聩,刻骨铭心。

20年前的1996年,我在那个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黑色七月”,有幸考入达县师专,就读政史系,圆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梦”。

因为小时候的一场中耳炎,我学习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艰辛。十年寒窗之后,能成为不幸中的万幸,我固然十分珍惜和感恩。

总以为,过去十多年的博击是人生一段青涩的苦旅,昙花一现的金榜题名只不过是汗水和泪水的量变——此前,我的生活一直蛰伏在沉默不语中。

来到州河畔,我却听到了一种声音——它洞穿我的耳鼓,扣动我的心弦,燃烧我的灵魂!在这里,我开始学会聆听一种声音。

A在课堂上,我倾听一种声音。

我听到了王道坤老师的博学,潘良炽老师的深邃;我听到了刘长江老师的厚重,闫耀辉老师的幽默;我听到周梅老师的“法理”,孟秋菊老师的“人伦”;我听到了刘仕川老师的“English”,黎昌友老师的“普通话”;我听到了黄存伦老师沙哑的噪音,唐阳昭老师浓浓的乡情;我第一次听到了侯忠明老师讲授书法的艺术魅力,张步林老师破天荒把计算机搬进了课堂;在这里,我听到了罗其芳老师、闫朝秀老师大姐般的嘱咐,张金诚老师、章学海老师父亲般的教导;在这里,我还听到了冯永川老师严肃的党课,陈仲老师严谨的推理……

最让我刻骨铭心的,是当时刚刚大学毕业就任教我们的邓杰老师和王秀珍老师。我听见邓杰老师为方便我课堂记录故意放缓的的语速,我听见王秀珍老师因我答对问题带头响起的掌声……

B在校园里,我倾听一种声音。

一度的自卑和闭锁,曾经使我变得矜持甚至有些懦弱。

“未来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这是当时流传在校园里最耳熟的一句话,也成了鼓舞莘莘学子的铿锵号角。

我喜欢用笔头吐露心声。于是,我加入了校通讯社,成为一名光荣的“小记者”。我听见,“校园之声广播”播发我的每一篇稿件;我听见,校征文启事颁奖仪式上一次又一次点名我上台领奖;我听见,学校宣传工作总结大会上,主持人要我作交流发言。

菁菁校园,我听到了万木拔节生长的声音。书协、美协、摄协、武协、口语角、爱心社……各种社团如雨后春笋;普法宣传、英语擂台、师范技能大比武、同题作文、趣味游园……各种活动丰富多彩。

“磨砺的是意志,煅炼的是能力,收获的是自信。”一种声响如战鼓擂鸣,催人奋进。

百舸竞流的桨声中,我不甘落后。班会活动的主持,我勇敢地登上讲台,慷慨陈辞;操场上的竞技,我挥汗如雨,激情角逐;各种社会实践,我踊跃参与,全心投入……

大学两年,700多个日夜的跋涉中,我听到了阵阵喝彩声。我分别当选为团支部宣传委员、书记,系团总支组织委员,校团委秘书部委员,同时兼任宿舍室长。我还先后获得支部辩论赛个人一等奖,系即兴演讲比赛第一名,校主题演讲比赛二等奖,并被省委宣传部、省人事厅、团省委联合表彰为“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获评校级“优秀大学生”、“优秀学生干部”……19985月,正是校园里艾青飘香的季节,我在铁锤与镰刀交织的红旗下郑重宣誓!

C生命中,我继续倾听一种声音。

离开达县师专那个夏天,我除了一纸毕业证书,我还咀嚼着两位恩师的寄语。

一位是班主任陈仲老师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愿王永明同学在人生道路上创造更加绚丽的光环!”

另一位是王秀珍老师在课堂上翩然而“致”的“雪花笺”——“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Where there's a will, there'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

两句话,跃然于纸上,却深深地烙印在我心里。

19988月,大学刚毕业的我被分配到万源市最偏远的鹰背乡初中任教。工作一年后,我被调到在当地小有名气的河口中学——我不害怕吃苦,但我害怕那里的偏远闭塞消磨了我的意志,泯灭了我的梦想;我害怕听不到大学时代的那种声音。

在河口中学的六年时光里,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我创办了“浪花”文学社,率先开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努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我总感受到,有一种声音时时在敦促着我,鞭策着我。

这期间,我也经常回到母校。这时的母校,从达县师专到四川文理学院,变得更加博大精深。但我仍然喜欢徜徉在她宽厚而温暖的怀抱,再次聆听恩师的教诲,诉说我的忧伤和喜悦,看一看学弟学妹青春朝气的面庞……我听到了,一群群雏鹰从龙爪塔下欢叫着竞相冲向云宵!

10年前,我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万源市委宣传部工作。彼时,挂职到万源任市委常委的侯忠明老师又成了我工作的领导,一如继往时时给我指点迷津;邓杰老师也因工作原因多次到万源,她仍不忘表达关怀与鼓励;与陈仲老师更是常常在电话、QQ、短信、微信上请教;我甚至有幸听到在校期间便仰慕已久的中文系范藻教授来万源讲学。更让我惊喜的是,2015年初冬的一天,我终于打听到王秀珍老师的电话,冒昧拔通之后,电话那头传来了和十多年前一样温柔感性的声音,“永明,其实我一直都在关注着你,一直都有你的消息……”泪崩的瞬间,我满怀愧疚!

在老师眼中,学生是他们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毕业近20年来,我也已年近不惑。但母校老师的唠叨、叮咛还是那样亲切,甚至我生活中的烦恼,工作上的琐事,还承蒙母校诸位老师劳心费神。那些忠告,那些褒扬,那些提示,那些警语,言犹在耳,让人回味无穷,如沐春风……

落笔至此,夜已深了,四周万籁俱寂。是啊,此时无声胜有声——我知道,这种声音已幻化成一种源源不断的动力,抑或变成一种精神嵌入我的骨头,涌进我的血脉,长到我的肉里。生命的历程中,能“用心”倾听这来自凤凰山下,州河之滨的天簌之音,是我今生今世莫大的幸福! 

    者:王永明

工作单位:中共万源市委宣传部

    务:中共万源市委报道组组长、《万源新风》杂志编辑部主任

    别:达县师专政史系963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塔石路519号 邮编:635000 联系电话:0818-2790013 邮箱:cwlxyb@126.com
Copyright @ 2015 -2030 四川文理学院校友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