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新闻中心>>正文

中文系77级校友励志报告会隆重召开

作者: 来源: 发表于:2018年06月11日 文章点击数:4903 【打印】

6月8日,我校中文系77级四位校友,国家一级作家谭力、中国作协会员田雁宁、省文联副主席李明泉、金手指文化传播集团董事长张建华回母校参加“77级校友励志报告会”。本次报告会由学校党委副书记侯忠明教授主持,文传学院汉文专业、晨曦国学研究会、巴蜀风文学社、诗词俱乐部踊跃参加,会场内座无虚席。

大会开始前,侯忠明教授对到会的四位校友做了隆重的介绍。他表示,来的这四位77级大师兄不是一般的“大师兄”,他们是我校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学生之一,如今在各个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他提到“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所谓同门相亲,四位校友主动要求回来看望母校,并同母校学子交流介绍经验,显示出了校友们对母校难以割舍的浓厚情感。

说是一次报告会,倒不如说是一次“大师兄”与小师弟小师妹之前的一次亲密的座谈会。座谈期间,主持人韩小龙对四位老师分别提出问题,四位老师在台上从容回答,谈笑风生。

谭力:大学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

谭力老师首先用“天翻地覆、鸟枪换炮”八个字为大家分享了自己回到母校的第一感受。接着,就张建华老师提到的“进大学第一件事就是要有清晰的目标”这一观点,他补充了自己的看法,“每个人都是有差别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认识自己,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这样才能清晰的找到自己的目标。”“以天赋为依托,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作为当年川文理“星光文学社”的副社长,谭力老师分享了自己的经验。社团成员之间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在一起共同交流,切磋,一度让“星光文学社”成为当时全国范围内有名的学校社团之一。他提到,“我们现在的年轻人的三观和主题,都要符合主流价值。”

面对观众提出的影视文学中出现的质量参差不齐,抗日神剧等乱象问题,谭力老师提到,这种现象的发生跟某些平台的收购机制有很大关系;并且,他指出,这跟我国目前影视文艺文化的审查制度有严格政治边界也是分不开的,所以他希望我们立志做一个“高大上”的人,从自己做起,抵制低俗影视文化。

张建华:要有清晰的目标

“今天,你以这座学校为骄傲,明天,这座学校当以你为骄傲。”张建华老师神态自若,他告诫同学们“进大学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有清晰的目标,而今天我在这里要告诉你们的目标就是超越我们。”掌声经久不息。

面对观众关于“巴文化”的提问,他指出,巴文化是地域文化任何一种地域文化要在当代得到弘扬和传承,必须要找到和这个时代精神相契合的精神对口。如果没有找到这个对口,那么这个地域文化最终会消亡,成为我们口中的文化遗产,最多在博物馆里的被我们记忆,被我们传承。第二,必须要找到与时代相结合的传播方式进行传播。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巴文化”传播必须适应互联网传播这种传播方式。第三,必须创造出面向这个时代消费的文化产品

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张建华老师说了这样一番话:当生活给你机会时,一定要做好准备。他认为,“要永远以诗人的激情去拥抱生活。”就以后工作和学习中怎样找到幸福,他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小时候,幸福是一件东西,得到了,就是幸福;长大了,幸福是一个目标,完成了就是幸福;成熟了,幸福是一种心态,你以为满足了,那就是一种幸福。”要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李明泉:非宁静无以致远

李明泉老师曾在四川文理学院中文系任职十数载,对母校的感情可谓是四位老师中最深的一位,他深情回忆了往昔岁月,他的青春,他的家庭,他的事业都在这里,他饱含深情地说:川文理就是他第二个家。

对于看书和学习,他强调一个“静”字。“不盛不乱,姿态如烟。”与历史上著名的“智多星”诸葛亮所提出的“非宁静无以致远”不谋而合。他认为,大学四年是我们打好专业基础知识的黄金时期,而这个时候,心就一定要静下来,经典才能装的进去。他指出,大学跟社会,必须是要有一定距离的。

作为“巴人”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到,巴文化不仅仅包括《山海经》等古典名著里面的记载的文化,还包括红军文化等等。我们不应该把他看成带有古代头匾的远古文化。它是依赖于这片土地产生出来的,包括现代文化、古代文化。巴文化最大的问题是巴文化的符号体系不够完善,我们还没有把他完全提炼凝练出来。巴文化要想发展必须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走进当下, 每一个人都是巴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现在我们在做的事就是“巴文化+N”。除此之外,我们对巴文化的研究不应该局限于达州、巴中这一块地方,应该看到泛巴地区。泛巴地区是很广泛的,包括湖北、广西、云南等地。

他表示:我们要深究巴文化和这片土地的关系,要在这片土地上研究巴文化。此外我们应该看到巴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我想,这些都是我们巴人的责任的义务。

田雁宁:人须有梦想才能翱翔

田雁宁老师提起母校的变化也是感慨颇多在言辞中表达出对年轻学子的期望:过去我们在知青岁月能做出如此多的成就,如今的你们应该能做出更大的成就用充满自豪的语气坚定地说出“四川文理学院是西南最好的学校田雁宁老师简洁明了的话语饱含了对四川文理学院浓浓的情感,无不让人动容。

聊起过去,田老师显示出浓厚的兴趣。他曾与其他三位老师共同创建了星光文学社,作为星光文学社的社长,他用讲故事的方式给我们讲述了他们的相识过程以及星光文学社的由来和成就,还分享了他们之间的趣事。他指出,读书要思考。对于“人生要有清晰的目标”这个话题他结合自身经历强调:只要你有一个文学梦,它就可以使你长出翅膀来。

面对观众提问大巴山对田雁宁老师的意义时,他回首往昔,饱含深情地说:他从小在这片土地上长大,对这土地上的一切都充满了无法割舍的感情同时他对这片土地怀有愧疚,他认为自己没有坚持文学这条路,因为他花了几年时间去创作影视作品。为此,田雁宁老师在此立下豪言,要花十年时间写出三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大巴山因他骄傲。会场内掌声与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侯忠明教授用“气场强大、临场不乱”对此次报告会作了总结,他由衷地表达了对到会四位校友的感谢。他指出,四位老师在短短的两个小时之内,与到会学子以及老师深入探讨了对母校的情怀、对青春的回忆、对自我的认知、对文学的理解、对职业的选择、对实例的反思和对时代的信仰等话题,每一位同学都受益良多,也必将受益终身。                                                                                          

 大会尾声,四位校友与主持人、现场嘉宾、老师及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塔石路519号 邮编:635000 邮箱:cwlxyb@126.com
Copyright @ 2015 -2030 四川文理学院校友工作办公室